骖字的意思和解釋

cān

⻢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9A96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⻢ 部

11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55154134333

cān

caam1

7312

U+9A96

E9AA96

NMIKH

CGCE06 CGCE98 CCDE86

骖字概述

〔骖〕字拚音是(cān),部首是⻢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骖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參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骖〕字倉頡碼是NMIKH,五筆是CGCE06 CGCE98 CCDE86 ,四角碼是7312

〔骖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9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574,UTF8:E9AA96

〔骖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骖的意思

cān ㄘㄢ

基本解釋

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:“左~殪兮右刃傷”。

駕三匹馬:“載~載駟”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馬,參聲。本義:獨轅車所駕的三匹馬。

2.同本義。

,駕三馬也。 《說文》載駟。 《詩 · 小雅 · 采菽》

驂駕(三匹馬駕的車子)

three horses drawn single-shaft carriage;

3.駕車時在兩邊的馬。

如舞。 《詩 · 鄭風 · 大叔於田》列,兩服入廄。 《荀子 · 哀公》殪兮右刃傷。 《楚辭 · 九歌 · 國殤》遙望獨徘徊。 《三國演義》

驂服(駕車的馬匹。在兩旁的稱驂馬,在中間駕車轅的稱服馬);驂靳(比喻先後相隨)

the two outside horses of a team of horses;

4.馬 。

驂駒(小馬)

horse;

動詞

乘。駕馭。

而使職乘。 《左傳 · 文公十八年》。注:“陪乘也。”

驂仆(陪乘之人和仆從)

ride;

骖字的翻譯

two outside ones in three horse

Begleitwagen (S)​, Extrapferd außerhalb der Deichsel (S)​, die beiden Außenpferde eines Vierergespanns , Dreigespann, Troika (S)

cheval de volé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