骢字的意思和解釋
骢
⻢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9AA2 CJK 基本漢字
骢字概述
〔骢〕字拚音是(cōng),部首是⻢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骢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悤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骢〕字倉頡碼是NMHWP,五筆是CGTN06 CGTN98 CTLN86 ,四角碼是7613。
〔骢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A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586,UTF8:E9AAA2。
〔骢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骢的意思
骢 cōng ㄘㄨㄥ
基本解釋
◎青白色的馬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青白雜毛的馬。今名菊花青馬。
驄,馬青白雜毛也。從馬,悤聲。 《說文》躑躅青驄馬,流蘇金鏤鞍。 《玉台新詠 ·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驄馬(青毛與白毛相間,淡青色的馬)
piebald horse;
2.泛指馬。
聞道乘驄發,沙邊待至今。 杜甫詩
horse;
骢字的翻譯
horse with a bluish white color
(English: buckskin horse)
cheval à la robe blanche bleuté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