骤字的意思和解釋
骤
⻢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9AA4 CJK 基本漢字
骤字概述
〔骤〕字拚音是(zhòu),部首是⻢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骤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聚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骤〕字倉頡碼是NMSEO,五筆是CGBI06 CGBI98 CBCI86 ,四角碼是7713。
〔骤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A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588,UTF8:E9AAA4。
〔骤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骤的意思
骤 zhòu ㄓㄡˋ
基本解釋
①(馬)快跑。馳~。
②急,疾速,突然。天氣~冷。~然。暴風~雨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馬,聚聲。本義:馬奔馳。
2.同本義。
驟,馬疾步也。 《說文》車驟徒趨。 《周禮 · 大司馬》步及驟處兮。 《楚辭 · 招魂》。注:“走也。”車驅而騶(驟)。 《禮記 · 曲禮》駕彼四駱,載驟駸駸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四牡》
驟驥(疾馳的駿馬)
horse trots;
3.使馬奔馳。
遇春驟馬追到,便活擒於馬上。 《英烈傳》
驟馬(策馬奔馳)
whip a horse on;
4.泛指奔馳。
麋鹿見之快驟。 《莊子》
gallop;
形容詞
◎迅疾,猛快。
杞伯於是驟朝於 晉。 《左傳 · 成公十八年》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。 《老子》二十章驟雨初歇。 宋 · 柳永《雨霖鈴》驟視之。 清 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驟膺(迅速接受);驟雨(暴雨);驟步(快走);驟進(快速前進);驟淹(迅速消失);驟興(迅速興起);驟斷(迅速決斷)
fast; prompt;
副詞
1.突然。
倘魏兵驟至,四麵圍定,將何策保之? 《失街亭》
驟見(突然相見);驟麵(突然見麵);天氣驟變;狂風驟起;驟寒(天氣突然變冷)
suddenly; sudden;
2.屢次。
宣子驟諫。 《左傳 · 宣公二年》
驟勝(屢勝);驟戰(屢戰);驟諫(屢次進諫)
frequent; frequently;
骤字的翻譯
procedure; gallop; sudden(ly)
plötzlich, unvermittelt (Adj)
soudain, sub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