骾字的意思和解釋
骾
⾻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9ABE CJK 基本漢字
骾字概述
〔骾〕字拚音是(gěng),部首是⾻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骾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骨更)組成。
〔骾〕字倉頡碼是BBMLK,五筆是MEGR06 MEGR98 MEGQ86 ,四角碼是7124.6。
〔骾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B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614,UTF8:E9AABE。
骾的國語辭典解釋
骾 gěng ㄍㄥˇ
詳細解釋
動
◎骨頭卡在喉嚨裏。
《說文解字 · 骨部》:“骾,食骨留咽中也。”
如骾在喉。
形
◎耿直。
《漢書 · 卷六〇 · 杜周傳》:“王氏世權日久,朝無骨骾之臣。”明 · 陸采《懷香記 · 第一四出》:“明為軍機,豈容暫停。既承君命,若抗辭推避非忠骾。”
骾的兩岸詞典解釋
骾字的翻譯
any object that sticks in throat; bony
offen, unverblümt , Gräten (S)
émoussé, arêtes de poisson, inflexible
コウ キ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