髈字的意思和解釋

bǎng páng pǎng

⾻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9AC8 CJK 基本漢字

⾻ 部

19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54525114143454153

bǎng,páng,pǎng

bong2

U+9AC8

E9AB88

BBYBS

MEYY06 MEYY98 MEUY86

髈字概述

〔髈〕字拚音是(bǎng,páng,pǎng),部首是⾻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髈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骨旁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髈〕字倉頡碼是BBYBS,五筆是MEYY06 MEYY98 MEUY86

〔髈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C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624,UTF8:E9AB88

髈的意思

páng ㄆㄤˊ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。脅。《説文•肉部》:“膀,脅也。髈,膀或從骨。”

pǎn ㄆㄢˇ

基本解釋

大腿。如:蹄髈。後作“”。《玉篇•骨部》:“髈,股也。”

bǎng ㄅㄤˇ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。肩膀。《三國誌通俗演義•馬超興兵取潼關》:“腰細髈寬,聲雄力猛。”

pǎng ㄆㄤˇ

詳細解釋

名詞

〈方〉∶大腿 。

蹄髈。後作“” 【漢典】。

thigh;

髈字的翻譯

the pelvis, the hip-bone; the humerus; a wing

ホウ ボ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