髕字的意思和解釋

bìn

⾻部 共23畫 左右結構 U+9AD5 CJK 基本漢字

⾻ 部

23 畫

14 畫

左右結構

25545251144512332511134

bìn

ban3

7328.6

U+9AD5

E9AB95

BBJMC

MEPM

髕字概述

〔髕〕字拚音是(bìn),部首是⾻部,總筆數是23畫

〔髕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骨賓)組成。

〔髕〕字倉頡碼是BBJMC,五筆是MEPM,四角碼是7328.6

〔髕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D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637,UTF8:E9AB95

髕的意思

bìn ㄅㄧㄣˋ

基本解釋

見“”。

髕的國語辭典解釋

bìn ㄅㄧㄣˋ

詳細解釋

1.髕骨,即膝蓋骨。

《說文解字 · 骨部》:“髕,膝耑也。”《黃帝內經素問 · 卷一四 · 刺禁論》:“刺膝髕出液為跛。”

2.古代削去膝蓋骨的刑罰。

《漢書 · 卷二三 · 刑法誌》:“髕罰之屬五百,宮罰之屬三百,大辟之罰其屬二百。”

髕的兩岸詞典解釋

bìn ㄅㄧㄣˋ

詳細解釋

1.構成膝關節的骨頭之一,大致呈扁栗形,能隨肌肉收縮及鬆弛而移動。也稱為膝蓋骨。

2.古代一種削去膝蓋骨的刑罰。∥也作“”。

髕腳、髕足。

髕字的翻譯

kneecap

rotulien

ヒン ビン あしきり きる あしき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