髫字的意思和解釋
髫
⾽部 共15畫 上下結構 U+9AEB CJK 基本漢字
髫字概述
〔髫〕字拚音是(tiáo),部首是⾽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髫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髟召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髫〕字倉頡碼是SHSHR,五筆是DCEK06 DEVK98 DEVK86 ,四角碼是7260.2。
〔髫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E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659,UTF8:E9ABAB。
〔髫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髫的意思
髫 tiáo ㄊㄧㄠˊ
基本解釋
◎古代小孩頭上紮起來的下垂頭發。垂~。~年(指幼年)。~齡。~齔(指童年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髟,召聲,髟( biāo )頭發下垂的樣子。本義:小孩的下垂頭發) 古時候小孩前額下垂的頭發,引伸以指童年。
黃發垂髫,並怡然自樂。 陶潛《桃花源記》
髫稚(幼童;幼稚);髫草(指小兒,幼童);髫兒(幼童,小孩);髫歲(幼年,童年);髫發(小兒垂發。引申為童年之稱);髫齒(幼年,童年);髫齔(幼年);髫辮(指童年)
hanging hair at front of child's head;
髫的國語辭典解釋
髫的兩岸詞典解釋
髫字的翻譯
children's hair style; a youngster
(English: tufts of hair on children) , Haarschopf auf dem Kopf des Kindes
cheveux tombants d'un enfant
チョウ ジョウ うな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