髮字的意思和解釋
髮
⾽部 共15畫 上下結構 U+9AEE CJK 基本漢字
髮字概述
〔髮〕字拚音是(fà,fǎ),部首是⾽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髮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髟犮)組成。
〔髮〕字倉頡碼是SHIKK,五筆是DCEY06 DEDY98 DEDC86 ,四角碼是7244.7。
〔髮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E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662,UTF8:E9ABAE。
髮的意思
髮 fà ㄈㄚˋ
基本解釋
①人的前額、雙耳和頭頸部以上生長的毛:頭~。鬢~。怒~衝冠。《詩•小雅•都人士》:“彼君子女,卷髮如蠆。”
②草木。《莊子•逍遙遊》:“窮髮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”
③古代長度單位,尺的萬分之一。《新書•六術》:“十毫為髮,十髮為氂,十氂為分,十分為寸,十寸為尺。”
④姓。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一:“髮,漢有東海髮福。”
詳細解釋
名詞
1.頭髮,人頭上的毛。
巽爲寡髮。 《易 · 說卦》其華在髮。 《素問 · 大節藏象論》窮髮之下。 《莊子 · 逍遙遊》束髮而就大學。 《大戴禮記 · 保傅》結髮成夫妻。 《蘇武古詩》。注:“結髮始成人也。謂男年二十,女年十五,時取笄冠爲義也。”人不寐,將軍白髮征夫淚。 宋 · 範仲淹《漁家傲》
理髮;脫髮;怒髮衝冠(形容怒極)
hair;
2.草木。
窮髮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 《莊子》山以草木爲髮。 《地理書》
grass and tree;
3.通“旆( pèi )”。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;旗幟的通稱。
武王載髮,有虔秉鉞;如火烈烈,則莫我敢遏。 《荀子 · 議兵》
flag;
髮的國語辭典解釋
髮 fǎ ㄈㄚˇ
詳細解釋
名
1.人類頭上的毛。
《孝經 · 開宗明義章》:“身體發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”唐 · 杜甫《贈衛八處士》詩:“少壯能幾時,鬢發各已蒼。”
頭發、白發、黑發、毫發無傷。
2.比喻為山上的草木。
《莊子 · 逍遙遊》:“窮發之北,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”
3.姓。如漢代有發福。
髮的兩岸詞典解釋
髮字的翻譯
hair
cheveux
ハツ ホチ か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