鬧字的意思和解釋
鬧
⾾部 共15畫 半包圍結構 U+9B27 CJK 基本漢字
鬧字概述
〔鬧〕字拚音是(nào),部首是⾾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鬧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⿵鬥市)組成。
〔鬧〕字倉頡碼是LNYLB,五筆是HGGH,四角碼是7722.7。
〔鬧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B2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719,UTF8:E9ACA7。
鬧的意思
鬧 nào ㄋㄠˋ
基本解釋
①不安靜。~市。熱~。
②攪擾。~心。~騰。
③戲耍,耍笑。戲~。~洞房。
④發生(疾病或災害)~病。~事。~水災。
⑤發洩,發作。~氣。~情緒。
⑥生機勃勃,旺盛,聲勢浩大,熱火朝天地搞。紅杏枝頭春意~。~元宵。
鬧的國語辭典解釋
鬧 nào ㄋㄠˋ
詳細解釋
動
1.喧嚷、嘈雜。
喧鬧、吵鬧、當年的餿水油事件著實鬧了好一陣子。
2.生、發生。
鬧饑荒、鬧水災、鬧瘟疫、這屋子鬧鬼。
3.發泄、發作。
《紅樓夢 · 第五七回》:“寶玉聽了一個‘林’字,便滿床鬧起來。”
鬧別扭、鬧情緒。
4.擾亂。
《紅樓夢 · 第六〇回》:“偏那趙不死的又和我鬧了一場。”
鬧場、鬧事。
5.戲耍、開玩笑。
胡鬧、鬧洞房、別鬧了。
6.弄、搞。
《紅樓夢 · 第五七回》:“都是你鬧的,還得你來治。”《兒女英雄傳 · 第一〇回》:“如今事情鬧這麽田地。”
鬧革命、鬧得大家不歡而散。
形
1.擾嚷不安靜。
鬧市、鬧區、鬧哄哄。
2.濃盛。
宋 · 宋祁《玉樓春 · 東城漸覺風光好》詞:“綠楊煙外曉寒輕,紅杏枝頭春意鬧。”
鬧的兩岸詞典解釋
鬧 nào ㄋㄠˋ
詳細解釋
1.喧嘩;聲音嘈雜。
安靜些,別再鬧了、喧鬧。
2.爭吵;擾亂。
吵鬧、無理取鬧、大鬧天宮、鬧得天昏地暗。
3.繁華;熱鬧。
鬧市、紅杏枝頭春意鬧。
4.表露;發泄。
鬧情緒、鬧脾氣。
5.發生(疾病、災害或不幸等)。
鬧胃病、鬧水災、鬧饑荒。
6.戲耍;逗笑。
打打鬧鬧,沒正經的、鬧洞房。
7.從事某種活動;搞;弄。
鬧罷工、鬧迷信、總要鬧清楚。
鬧字的翻譯
quarrel; dispute hotly
lärmend, auslassen, an etw. leiden (V)
bruyant, animé, faire du bruit, faire du tapage, troubler, souffrir de
ドウ トウ ニョウ さわがし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