鬷字的意思和解釋

zōng zěng

⿀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9B37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⿀ 部

19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1251254312345234354

zōng,zěng

zung1

1224.7

U+9B37

E9ACB7

MBUCE

GKMT

鬷字概述

〔鬷〕字拚音是(zōng,zěng),部首是⿀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鬷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鬲㚇)組成。

〔鬷〕字倉頡碼是MBUCE,五筆是GKMT,四角碼是1224.7

〔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B3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735,UTF8:E9ACB7

〔鬷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鬷的意思

zōng ㄗㄨㄥ

基本解釋

古代的一種釜。

古通“”,聚集:“~六校之飛將。”

姓。

鬷的國語辭典解釋

zōng ㄗㄨㄥ

詳細解釋

1.釜類的器皿。

《說文解字 · 鬲部》:“鬷,鬴屬。”

2.姓。如春秋時鄭國有鬷蔑。

聚集。

《詩經 · 陳風 · 東門之枌》:“穀旦於逝,越以鬷邁。”唐 · 張說《吊國殤文》:“ 鬷六校之飛將,鎮五營之勁卒。”

鬷的兩岸詞典解釋

zōng ㄗㄨㄥ

詳細解釋

1.古代的一種鍋。

2.《書》聚集。

鬷六校之飛將,鎮五營之勁卒(唐‧張說《吊國殤文》)。

3.姓。

鬷字的翻譯

pot

Zong (Eig, Fam)

ソウ 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