鮠字的意思和解釋
鮠
⿂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9BA0 CJK 基本漢字
鮠字概述
〔鮠〕字拚音是(wéi),部首是⿂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鮠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危)組成。
〔鮠〕字倉頡碼是NFNMU,五筆是QOQB,四角碼是2731.2。
〔鮠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BA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840,UTF8:E9AEA0。
鮠的意思
鮠 wéi ㄨㄟˊ
基本解釋
◎〔~魚〕體前部平扁,後部側扁,淺灰色,無鱗,眼小,口有四對須,尾分叉,身長可達三四尺。生活於江河中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魚名。亦稱“江團”、“白吉” 。魚綱(鮠科)。體延長,前部平扁,後部側扁,長達1米左右,淺灰色。吻圓突,口腹位,具須4對。眼小,體無鱗。
Leiocassis longirostris;
鮠的國語辭典解釋
鮠的兩岸詞典解釋
鮠 wéi ㄨㄟˊ
詳細解釋
◎魚名。一種習性隱密而鮮為人知的淡水魚類。體小,光滑無鱗,口部有須四對,有背鰭、胸鰭及近尾背側的一片脂鰭,三鰭各有一隻硬棘,遇危險時硬棘會向外張開以保護自己。俗稱“三角姑”。
鮠字的翻譯
a kind of shad with a head like a sturgeon
ガイ はや は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