鮸字的意思和解釋
鮸
⿂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9BB8 CJK 基本漢字
鮸字概述
〔鮸〕字拚音是(miǎn),部首是⿂部,總筆數是18畫。
〔鮸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免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鮸〕字倉頡碼是NFNAU,五筆是QOQQ,四角碼是2731.6。
〔鮸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BB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864,UTF8:E9AEB8。
鮸的意思
鮸 miǎn ㄇㄧㄢˇ
基本解釋
◎一種魚,頭長而尖,口大,牙銳。體長而側扁,暗褐色。腹灰白色。生活於海洋中。亦稱“米魚”、“鰵魚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魚名。亦稱“米魚”、“鰵魚” 。魚綱,石首魚科。體延長,側扁,長達50厘米以上,灰褐色。頭尖長,口大,牙尖銳。尾矛狀。
slate cod croaker; Miichthys miiuy;
鮸的國語辭典解釋
鮸的兩岸詞典解釋
鮸 miǎn ㄇㄧㄢˇ
詳細解釋
◎魚名。灰褐色,體長而側扁,口大而微斜,尾鰭呈矛狀。生活在近沿海沙泥底,以小魚、蝦類為食。是重要經濟性食用魚。分布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台灣、日本、韓國及中國大陸沿海等地。也作“敏魚”、“米魚”。
鮸字的翻譯
Sciaena albiflora; Otolithoides miiuy
Sciaena albiflora, otolithoidesmiiuy
ベン メン バン マン いしもち に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