鱉字的意思和解釋

biē

⿂部 共22畫 上下結構 U+9C49 CJK 基本漢字

⿂ 部

22 畫

12 畫

上下結構

4325234313435251214444

biē

bit3

9733.6 9833.6

U+9C49

E9B189

FKNWF

UMIO06 ITQO98 UMIO86

鱉字概述

〔鱉〕字拚音是(biē),部首是⿂部,總筆數是22畫

〔鱉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敝魚)組成。

〔鱉〕字倉頡碼是FKNWF,五筆是UMIO06 ITQO98 UMIO86 ,四角碼是9733.6 9833.6

〔鱉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4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009,UTF8:E9B189

鱉的意思

biē ㄅㄧㄝ

基本解釋

爬行動物,生活在水中,形狀像龜,背甲上有軟皮,無紋。肉可食,甲可入藥。亦稱“甲魚”、“團魚”;有的地區稱黿;俗稱“王八”。

鱉的國語辭典解釋

biē ㄅㄧㄝ

詳細解釋

動物名。脊椎動物亞門爬蟲綱龜鱉目。外形像龜,背甲呈灰黑色,有軟皮。腹部白色或淡黃色。頸部甚長,四肢粗短,有厚蹼。多棲息於湖沼等溫、熱帶水域。背甲圓形,邊緣柔軟,肉供食用,甲殼可入藥。

鱉的兩岸詞典解釋

biē ㄅㄧㄝ

詳細解釋

爬行動物名。形狀像龜,但頸部較龜長。四肢粗短,有厚蹼。背甲圓形,有軟皮,呈灰黑色。腹部白色或淡黃色。生活在水中。通稱“甲魚”。俗稱“王八”。也作“團魚”。

鱉字的翻譯

turtle

Weichschildkröten

ベツ すっぽ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