鲂字的意思和解釋

fáng

⻥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9C82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⻥ 部

12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2512114153

fáng

fong4

2012

U+9C82

E9B282

NMYHS

QGYT

鲂字概述

〔鲂〕字拚音是(fáng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鲂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方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鲂〕字倉頡碼是NMYHS,五筆是QGYT,四角碼是2012

〔鲂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8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066,UTF8:E9B282

〔鲂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鲂的意思

fáng ㄈㄤˊ

基本解釋

〔~魚〕與鯿魚相似,銀灰色,腹部隆起,生活在淡水中。經濟魚類之一。

(魴)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魚名。鯿魚的古稱。

其釣維何,維及鱮。 《詩 · 小雅 · 采綠》

bream;

2.魚名,似鯿魚,銀灰色,腹部隆起 。又

魴鰥(魴魚和鰥魚)

triangular bream;

3.比喻人的勞苦 。

魴赬(本指魴魚之赤尾,常用以比喻勞苦);魴魚赬尾(比喻人的勞苦)

toil;

鲂字的翻譯

bream

brème triangulai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