鲚字的意思和解釋
鲚
⻥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9C9A CJK 基本漢字
鲚字概述
〔鲚〕字拚音是(jì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鲚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齊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鲚〕字倉頡碼是NMYKL,五筆是QGYJ,四角碼是2012。
〔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9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090,UTF8:E9B29A。
〔鲚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鲚的意思
鲚 jì ㄐㄧˋ
基本解釋
◎〔~魚〕身體側扁,長約十厘米,銀白色。生活在海洋中,春季或初夏到河中產卵。俗稱“鳳尾魚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魚名,亦作鮆 。體狹而扁,頭小,口大,脊鰭短,臀鰭甚長,生活在近海,春季上溯於江河而產卵。太湖中亦有產者,全體銀白色,亦名“刀魚”、“鱭刀魚”
long-tailed anchory;
鲚的越南字釋義
鲚
◎同“鱭”。
鲚字的翻譯
anchovy
mulet, mu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