鲧字的意思和解釋
鲧
⻥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+9CA7 CJK 基本漢字
鲧字概述
〔鲧〕字拚音是(gǔn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鲧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係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鲧〕字倉頡碼是NMHVF,五筆是QGTI,四角碼是2219。
〔鲧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A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103,UTF8:E9B2A7。
〔鲧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鲧的意思
鲧 gǔn ㄍㄨㄣˇ
基本解釋
①古書上說的一種大魚。
②古人名,傳說是夏禹的父親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魚名。古書上指一種大魚。
馬鮫,青斑色,無鱗有齒,又名章鮌。 明 · 屠本畯《閩中海錯疏 · 鱗下》
a big fish;
2.古人名,夏禹的父親。
禹之父曰 鯀。 《史記》
the name of emperor Yu's father;
鲧字的翻譯
giant fish; father of emperor
Gun (le père mythique de Yu le Gran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