鲭字的意思和解釋

qīng

⻥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9CAD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⻥ 部

16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25121111212511

qīng

cing1

2512

U+9CAD

E9B2AD

NMQMB

QGGE

鲭字概述

〔鲭〕字拚音是(qīng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鲭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青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鲭〕字倉頡碼是NMQMB,五筆是QGGE,四角碼是2512

〔鲭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A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109,UTF8:E9B2AD

〔鲭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鲭的意思

qīng ㄑㄧㄥ

基本解釋

魚類的一科,身體呈梭形而側扁,鱗圓而細小,頭尖口大。“鮐魚”即屬於鯖科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魚名 。北大西洋產的一種魚,上體綠色,有黑藍色橫紋,下體銀色,在歐洲和美洲都是一種最重要的食用魚,主要的捕捉季是當它們離開大海,成群地遊向岸邊產卵的時候。

mackerels;

2.另見 zhēng。

zhēng ㄓㄥ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魚膾,肉和魚同燒的雜燴。

興懷三婦之豔,再感五侯之 明 · 夏完諄《寒泛賦》

鯖鮓(用醃魚製作的魚膾)

a stew of fish and meat;

2.另見 qīng。

鲭字的翻譯

mackerel

Makrele (S)

maquerea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