鲳字的意思和解釋

chāng

⻥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9CB3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⻥ 部

16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25121125112511

chāng

coeng1

2616

U+9CB3

E9B2B3

NMAA

QGJJ

鲳字概述

〔鲳〕字拚音是(chāng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鲳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昌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鲳〕字倉頡碼是NMAA,五筆是QGJJ,四角碼是2616

〔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B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115,UTF8:E9B2B3

〔鲳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鲳的意思

chāng ㄔㄤ

基本解釋

〔~魚〕體側扁而高,沒有腹鰭,背部青白色,鱗細。肉味鮮美,為名貴食用經濟魚類。亦稱“銀鯧”、“鏡魚”、“平魚”。

(鯧)

詳細解釋

名詞

魚名 。形如鯿魚,體側扁而高,略呈斜方形,大者長二尺許,體色黃白,背麵蒼色,頭與鰭皆淡黑而多細黑點,腹麵色淡,頭眼皆小。

butterfish;

鲳字的翻譯

the silvery pomfret, Stromateoides argenteus

anguille de m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