鲵字的意思和解釋

⻥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9CB5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⻥ 部

16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25121132151135

ngai4

2711

U+9CB5

E9B2B5

NMHXU

QGEQ06 QGEQ98 QGVQ86

鲵字概述

〔鲵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鲵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兒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鲵〕字倉頡碼是NMHXU,五筆是QGEQ06 QGEQ98 QGVQ86 ,四角碼是2711

〔鲵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B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117,UTF8:E9B2B5

〔鲵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鲵的意思

ní ㄋㄧˊ

基本解釋

〔大~〕兩棲動物,身體長而扁,生在山溪中。肉鮮美可食。叫的聲音像嬰兒,所以俗稱“娃娃魚”。

〔小~〕兩棲動物,體形與大鯢相似,但較小,牙齒呈V形,生活在水邊的草地裏。

(鯢)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魚,兒( ní )聲。本義:兩棲類動物,俗稱“娃娃魚”

2.同本義 。外表類似蜥蜴類,但無鱗片,身體為軟和濕潤的皮膚所覆蓋,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地方,以小型動物。

,剌魚也。 《說文》大者謂之鰕。 《爾雅 · 釋魚》。注:似鯰,四腳,前似彌猴,後似狗。聲如小兒啼。大者長七八尺。”

鯢鮐(鯢齒和鮐背);鯢魚(娃娃魚)

giant salamander;

3.小魚 。

鯢鮒(小魚);鯢鰍(泥鰍。泛指小魚)

little fish;

鲵字的翻譯

Cryptobranchus japonicus; a salamander

Molch, Salamander (S)

salamand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