鳂字的意思和解釋

wēi

⻥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9CC2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⻥ 部

17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251211251211534

wēi

wai1

2613.2

U+9CC2

E9B382

NMWMV

QGLE

鳂字概述

〔鳂〕字拚音是(wēi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17畫

〔鳂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畏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鳂〕字倉頡碼是NMWMV,五筆是QGLE,四角碼是2613.2

〔鳂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C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130,UTF8:E9B382

〔鳂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鳂的意思

wēi ㄨㄟ

基本解釋

〔~魚〕體側扁,多為紅色,口大而斜,頭部有強棘。生活在熱帶海洋中。亦稱“金鱗魚”。

(鰃)

詳細解釋

名詞

魚名。亦稱“金鱗魚” 。魚綱、鰃科。體側扁,長二十餘厘米,紅色,具銀白色縱帶;口大,眼小,頭部有強棘,體有堅硬櫛鱗。

Holocentrus ruber;

鳂字的翻譯

name of fi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