鳏字的意思和解釋
鳏
⻥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9CCF CJK 基本漢字
鳏字概述
〔鳏〕字拚音是(guān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18畫。
〔鳏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眔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鳏〕字倉頡碼是NMWLF,五筆是QGLI,四角碼是2619。
〔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C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143,UTF8:E9B38F。
〔鳏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鳏的意思
鳏 guān ㄍㄨㄢ
基本解釋
①無妻或喪妻的男人。~夫。~處( chǔ )。~居。
②古書上說的一種大魚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魚。本義:一種大魚。
2.魚名,即鯇鯤。又名鱤魚。
衛人釣於河,得鰥魚焉,其大盈車。 《孔叢子三抗誌》
a huge fish;
3.死了妻子又未再結婚的男人。
有鰥在下,曰虞舜。 《書 · 堯典》老而無妻曰鰥。 《孟子 · 梁惠王》江子我瑞友知經明道,馳譽中外。後盡棄舊業,鰥居孑然。 宋 · 王明清《揮塵錄》
鰥居(老年男子無妻而獨居);鰥民(鰥夫);鰥曠(鰥男和曠女);鰥居(男子無偶而獨居);鰥男(無妻的成年男子);鰥孤(孤老,泛指無勞力而獨居無依靠的人)。又比喻愁思不眠。如:鰥鰥(因愁思而無法閉目成眠)
widower;
鳏字的翻譯
huge fish; widower; bachelor
Witwer (S)
célibataire, seu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