鳢字的意思和解釋
鳢
⻥部 共21畫 左右結構 U+9CE2 CJK 基本漢字
鳢字概述
〔鳢〕字拚音是(lǐ),部首是⻥部,總筆數是21畫。
〔鳢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魚豊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鳢〕字倉頡碼是NMTWT,五筆是QGMU,四角碼是2511。
〔鳢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CE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162,UTF8:E9B3A2。
〔鳢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鳢的意思
鳢 lǐ ㄌㄧˇ
基本解釋
◎〔~魚〕身體圓筒形,青褐色,頭扁,性凶猛,捕食其他魚類,為淡水養殖業的害魚。肉可食,亦稱“黑魚”、“烏鱧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鱧魚。
snakehead mullet;
2.一種淡水魚,體圓長,口大,牙尖,色黑,有斑點,性凶猛,捕食其他魚類。肉肥美,供食用。又名黑魚、烏鱧、銅魚,俗稱“烏魚”
鳢字的翻譯
snakehead
poisson lézard (Synodus intermediu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