鶤字的意思和解釋

kūn

⿃部 共20畫 左右結構 U+9DA4 CJK 基本漢字

⿃ 部

20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45125111232511154444

kūn

kwan1

3752.7

U+9DA4

E9B6A4

BJHAF

PLWO06 PLQO98 PLWO86

𱉱

鶤字概述

〔鶤〕字拚音是(kūn),部首是⿃部,總筆數是20畫

〔鶤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軍鳥)組成。

〔鶤〕字倉頡碼是BJHAF,五筆是PLWO06 PLQO98 PLWO86 ,四角碼是3752.7

〔鶤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DA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356,UTF8:E9B6A4

鶤的意思

kūn ㄎㄨㄣ

基本解釋

大雞:“雞三尺為~。”

〔~雞〕鳳凰的別稱。

古書上說的一種像天鵝的大鳥:“翔~仰而弗逮。”

鶤的國語辭典解釋

yùn ㄩㄣˋ

詳細解釋

1.古代一種大雞。

《爾雅 · 釋畜》:“雞三尺為鶤。”晉 · 郭璞 · 注:“陽溝巨鶤,古之名雞。”

2.鳳凰的別名。

《淮南子 · 覽冥》:“過歸雁於碣石,軼鶤雞於姑餘。”漢 · 高誘 · 注:“鶤雞,鳳皇之別名。”

鶤的兩岸詞典解釋

yùn ㄩㄣˋ

詳細解釋

1.古書上指一種體型較大的雞。

2.古書上指一種似鶴而大的水鳥。

鶤字的翻譯

コン ウン キ 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