鸨字的意思和解釋

bǎo

⻦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9E28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⻦ 部

9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1235451

bǎo

bou2

2742

U+9E28

E9B8A8

PJPYM

XFQG

鸨字概述

〔鸨〕字拚音是(bǎo),部首是⻦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鸨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𠤏鳥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鸨〕字倉頡碼是PJPYM,五筆是XFQG,四角碼是2742

〔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E2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488,UTF8:E9B8A8

〔鸨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鸨的意思

bǎo ㄅㄠˇ

基本解釋

鳥類的一屬,比雁略大,背上有黃褐色和黑色斑紋,不善於飛,而善於走,能涉水。“大鴇”即是這一屬。

指開設妓院的女人。~母。老~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鳥名。頭小頸長。鴇科中型和大型狩獵鳥類,與鶴形目的鶴和秧雞有親緣關係,比雁略大,背上有黃褐色和黑色斑紋,不善於飛,而善於走 。

鴇行(鴇鳥的羽莖);鴇奧(鴇鳥的脾髒與小腸);鴇合(鴇與他鳥相合。比喻男女淫亂)

bustard;

2.舊時的老妓女 。

鴇妓(老妓女);鴇兒(指鴇母,開妓院的女人。即妓女的養母);鴇公(對鴇母丈夫的戲稱)

old whore; procuress;

鸨字的翻譯

bustard; procuress; Otis species (various)

Trappen (lat Otididae, eine Familie der Vögel)​ (Eig, Bio)

otidiformes, moutarde chinoise, entremetteuse, proxénè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