鹎字的意思和解釋
鹎
⻦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9E4E CJK 基本漢字
鹎字概述
〔鹎〕字拚音是(bēi),部首是⻦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鹎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卑鳥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鹎〕字倉頡碼是HJPYM,五筆是RTFG,四角碼是2742。
〔鹎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E4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526,UTF8:E9B98E。
〔鹎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鹎的意思
鹎 bēi ㄅㄟ
基本解釋
◎鳥類的一屬,羽毛大部為黑褐色,腹白,腿短而細弱,食果實和昆蟲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鵯科(Pycnonotidae)各種鳥的通稱 。大多成群活動,叫聲明亮動聽,以漿果及昆蟲為食。
bulbul;
鹎字的翻譯
bird
Bülbül (S, Bi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