鹘字的意思和解釋

⻦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9E58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⻦ 部

14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545251135451

gwat1

7722

U+9E58

E9B998

BBPYM

MEQG

鹘字概述

〔鹘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⻦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鹘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骨鳥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鹘〕字倉頡碼是BBPYM,五筆是MEQG,四角碼是7722

〔鹘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E5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536,UTF8:E9B998

〔鹘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鹘的意思

gǔ ㄍㄨˇ

基本解釋

〔~鵃〕古書上說的一種鳥,短尾,青黑色。

詳細解釋

1.鶻 gǔ。

2.另見 hú。

hú ㄏㄨˊ

基本解釋

隼( sǔn )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鷙鳥名。即隼 。部分隼屬動物的舊稱。

山上棲 宋 · 蘇軾《石鍾山記》摶水禽。 宋 · 陸遊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山中棲鶻。

鶻雕(即斑鳩);鶻人(飼養獵鷹的人)

falcon;

2.另見 gǔ。

鹘字的翻譯

a kind of pigeon; Treron permagna

Zugvogel , Falke (S)

faucon, oiseau migrateu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