鹲字的意思和解釋

méng

⻦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9E72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⻦ 部

18 畫

1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2451135333435451

méng

mung4

4722.7

U+9E72

E9B9B2

TOPYM

APFG

鹲字概述

〔鹲〕字拚音是(méng),部首是⻦部,總筆數是18畫

〔鹲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蒙鳥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鹲〕字倉頡碼是TOPYM,五筆是APFG,四角碼是4722.7

〔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E7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562,UTF8:E9B9B2

〔鹲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鹲的意思

méng ㄇㄥˊ

基本解釋

鳥類的一屬,生活在熱帶海洋上,吃魚類。

沒有生毛的幼小水鳥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構成鸏屬的幾種鳥的泛稱 。它們生活在遠離陸地的熱帶海洋上,大致像海鷗,但更接近於軍艦鳥和鰹鳥,羽衣具有緞子般的質地,大部分白色,有少數黑斑,中央的一對尾羽特別長,喙的顏色鮮明。

tropic bird;

鹲字的翻譯

(English: tropic bird)​

(oiseau tropical)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