麂字的意思和解釋
麂
⿅部 共13畫 半包圍結構 U+9E82 CJK 基本漢字
麂字概述
〔麂〕字拚音是(jǐ),部首是⿅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麂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⿸鹿幾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麂〕字倉頡碼是IPHN,五筆是ONJW06 OXXW98 YNJM86 ,四角碼是0021.1。
〔麂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E8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578,UTF8:E9BA82。
〔麂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麂的意思
麂 jǐ ㄐㄧˇ
基本解釋
◎哺乳動物的一屬,像鹿,腿細而有力,善於跳躍,皮很軟可以製革。通稱“麂子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麂子 ,像鹿,比鹿小,毛黃黑色,雄的有很短的角,皮可做鞋麵、手套等,肉可以吃。
麂眼(形狀如麂眼的籬格)
muntjac;
麂的國語辭典解釋
麂的兩岸詞典解釋
麂字的翻譯
muntjac, barking deer; Muntiacus species (various)
Muntjaks
Muntiacus
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