鼍字的意思和解釋
鼍
⻪部 共20畫 上下結構 U+9F0D CJK 基本漢字
鼍字概述
〔鼍〕字拚音是(tuó),部首是⻪部,總筆數是20畫。
〔鼍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。
〔鼍〕字倉頡碼是XRRWM,五筆是KKLN,四角碼是6671。
〔鼍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F0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717,UTF8:E9BC8D。
〔鼍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鼍的意思
鼍 tuó ㄊㄨㄛˊ
基本解釋
◎爬行動物,吻短,體長二米多,背部、尾部均有鱗甲。穴居江河岸邊,皮可以蒙鼓。亦稱“揚子鱷”、“鼉龍”、“豬婆龍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揚子鱷 ,鈍吻鱷科的一種爬行動物( Alligator sinensis ),產於長江下遊,是中國特產。亦稱“鼉龍”,俗稱“豬婆龍” (魚鱉黿鼉。)《墨子·公輸》
鼉更(鼉的鳴聲);鼉鼓(鼉皮製成的鼓);鼉風魚(傳說中的鼉類動物) 【漢典】。
Yangtze alligator;
鼍字的翻譯
large reptile, water lizard
(English: large water lizard)
crocodi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