鼐字的意思和解釋

nài

⿍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+9F10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⿍ 部

14 畫

2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53251115132125

nài

naai5

1722.7

U+9F10

E9BC90

NSBUL

BHNN06 BHNN98 EHNN86

鼐字概述

〔鼐〕字拚音是(nài),部首是⿍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鼐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乃鼎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鼐〕字倉頡碼是NSBUL,五筆是BHNN06 BHNN98 EHNN86 ,四角碼是1722.7

〔鼐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F1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720,UTF8:E9BC90

〔鼐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鼐的意思

nài ㄋㄞˋ

基本解釋

大鼎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(形聲。從鼎,乃聲。本義:大鼎) 同本義。

big tripod;

鼐的國語辭典解釋

nài ㄋㄞˋ

詳細解釋

大鼎。

《爾雅 · 釋器》:“鼎絕大謂之鼐。”晉 · 郭璞 · 注:“最大者。”《詩經 · 周頌 · 絲衣》:“鼐鼎及鼒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大鼎謂之鼐。”

鼐的兩岸詞典解釋

nài ㄋㄞˋ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大鼎(古代煮東西的器物)。

鼐字的翻譯

incense tripod

chaudière

ダイ ナイ ドウ ノウ おおがな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