鼥字的意思和解釋

fèi

⿏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9F25 CJK 基本漢字

⿏ 部

18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321511544544513544

bá,fèi

bat6

2374.7

U+9F25

E9BCA5

HVIKK

ENUY06 ENUY98 VNUC86

鼥字概述

〔鼥〕字拚音是(bá,fèi),部首是⿏部,總筆數是18畫

〔鼥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鼠犮)組成。

〔鼥〕字倉頡碼是HVIKK,五筆是ENUY06 ENUY98 VNUC86 ,四角碼是2374.7

〔鼥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F2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741,UTF8:E9BCA5

鼥的意思

bá ㄅㄚˊ

基本解釋

〔鼧~〕見“”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——鼧鼥( tuóbá ):古書上指旱獺,也稱土撥鼠。

鼥的國語辭典解釋

bá ㄅㄚˊ

詳細解釋

鼧鼧:動物名。鬆鼠科。體粗壯,四肢短小。毛皮柔軟珍貴,可製裘衣,輕暖而不易濕透。

鼥的兩岸詞典解釋

bá ㄅㄚ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鼧鼥】。

fèi ㄈㄟˋ

詳細解釋

同“”。

鼥字的翻譯

groundhog, woodchuck

ハツ バチ ハイ 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