鼬字的意思和解釋

yòu

⿏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9F2C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⿏ 部

18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321511544544525121

yòu

jau6

7571.6

U+9F2C

E9BCAC

HVLW

ENUM06 ENUM98 VNUM86

鼬字概述

〔鼬〕字拚音是(yòu),部首是⿏部,總筆數是18畫

〔鼬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鼠由)組成。

〔鼬〕字倉頡碼是HVLW,五筆是ENUM06 ENUM98 VNUM86 ,四角碼是7571.6

〔鼬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F2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748,UTF8:E9BCAC

〔鼬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鼬的意思

yòu ㄧㄡˋ

基本解釋

〔黃~〕哺乳動物,身體細長,毛黃褐色,遇到侵害能由肛門分泌臭液自衛,常捕食家禽,毛可製狼毫筆。俗稱“黃鼠狼”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鼬科部分種類動物的通稱 ,軀體細瘦的各種鼬屬(Mustela)是小型食肉動物,與水貂和雞貂有親緣關係,極活躍,勇猛且嗜血,以幼禽和幼獸,尤其是小鼠、家鼠和其他害獸為食,大多數有赤褐色的毛皮,軀體下半部呈白色或黃色鼬,處處有之。狀似鼠而身長尾大,黃色帶赤,其氣極臊臭。——《本草綱目》

weasel;

鼬的國語辭典解釋

yòu ㄧㄡˋ

詳細解釋

食肉目貂科鼬屬動物的總稱。體型大小不一,嗅覺、視覺靈敏,動作迅捷。身體細長、足短,適於在石隙、洞穴中捕食,以鼠類、鬆鼠為食。穴居,晝伏夜出,梟類為其主要天敵。

鼬的兩岸詞典解釋

yòu ㄧㄡˋ

詳細解釋

哺乳動物名。身體細長,體型大小不一。四肢短小,耳小而圓,尾較粗,肛門附近有臭腺,可用來驅敵自衛。毛有黃褐、棕、灰棕等色。嗅覺、視覺靈敏,動作迅捷。穴居,晝伏夜出,以鼠類為食。俗稱“鼬鼠”。

鼬字的翻譯

weasel, Mustela itatsi

Wiesel (S)

belette

ユウ ユ いた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