鼳字的意思和解釋
鼳
⿏部 共22畫 左右結構 U+9F33 CJK 基本漢字
鼳字概述
〔鼳〕字拚音是(jú,xí),部首是⿏部,總筆數是22畫。
〔鼳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鼠狊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。
〔鼳〕字倉頡碼是HVBUK,五筆是ENUY06 ENUD98 VNUD86 ,四角碼是7673.4。
〔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F3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755,UTF8:E9BCB3。
鼳的意思
鼳 jú ㄐㄩˊ
基本解釋
◎古書上說的一種大獸,形狀像鼠,長著馬蹄,重千餘斤。亦稱“鼴鼠(yǎn shǔ)”,或稱“隱鼠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鼠,狊(jú)聲。本義:古書上所說的一種大獸,首尾如鼠,色青黑,重千餘斤。)
2.同本義,別稱“隱鼠”。
鼳,鼠身長須而賊,秦人謂之小驢。 《爾雅 · 釋獸》郭璞注:“鼳,似鼠而馬蹄,一歲千斤,為物殘賊。”時珍曰:“《爾雅》雲:鼳身似鼠而馬蹄,長須而賊,一歲千斤,秦人謂之小驢者,即此物也。”明 · 李時珍《本草綱目 · 獸部 · 隱鼠》鼳,獸名也。身如鼠,有長須,而賊害於物。邢昺《爾雅疏》
鼳 xí ㄒㄧˊ
基本解釋
◎鼠名,亦稱“鬆鼠”。
詳細解釋
◎鼠名,亦稱“鬆鼠”。
鼳,鼳鼠。《爾雅 · 釋獸》郭璞注:“今江東山中有鼳鼠,狀如鼠而大,蒼色,在樹木上。”鼳,鼳鼠。此與寓屬之鼳同名異物。郝懿行《爾雅義疏》
鼳字的翻譯
ケキ キャ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