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字概述
〔魯〕字拚音是(lǔ),部首是⿂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魯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。
〔魯〕字五筆是QOJF。
〔魯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F93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),十進製:63801,UTF8:EFA4B9。
魯的意思
魯 lǔ ㄌㄨˇ
基本解釋
①愚拙,蠢笨。愚~。粗~。~莽。
②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山東省西南部。
③山東省的別稱。
④姓。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會意。甲骨文從魚,從口,「口」象器形。整個字形象魚在器皿之中。本義:魚味美,嘉。
2.同本義。
(古魯字)從曰,不從白,彝器每言「魯休」,「純魯」,阮氏元雲:「魯本義蓋爲嘉,從魯入口,嘉美也。」 林義光《文源》
(fish)tasty;
3.遲鈍,愚鈍。
參也魯。 《論語》魯人以爲敏。 《左傳》容居,魯人也。 《禮記 · 檀弓》
魯拙(笨拙);魯人(魯鈍的人,愚鈍的人)
dull; slow-witted;
4.莽撞,粗野 。
粗魯(粗暴魯莽)
hot-headed; reckless; rash;
名詞
1.中國春秋時國名 ,在山東省南部。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於魯。戰國時爲楚所滅。
Lu state;
2.山東省的簡稱 。
魯人(山東人);魯雞(魯地所產的一種大雞)
Shandong province;
3.姓。
魯的國語辭典解釋
魯 lǔ ㄌㄨˇ
詳細解釋
形
◎愚鈍、笨拙。
《論語 · 先進》:“參也魯。”三國魏 · 何晏 · 集解:“孔曰:‘魯,鈍也。’”清 · 全祖望《呂語集粹序》:“言先生少時甚魯,讀書不能成誦。”
魯鈍。
名
1.國名。參見“魯國”條。
2.大陸地區山東省的簡稱。
3.姓。如戰國時齊國有魯仲連,三國時吳國有魯肅。
魯的兩岸詞典解釋
魯 lǔ ㄌㄨˇ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反應遲鈍;蠢笨。
魯鈍、愚魯。
2.行為粗野;冒失。
粗魯、魯莽。
3.國名。周朝的諸侯國之一。在今山東曲阜一帶,後為楚國所滅。
4.山東的別稱。
魯菜。
5.姓。
魯字的翻譯
foolish, stupid, rash; vulgar
grob, derb , Lu (Eig, Fam), Kleiner Staat während de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( 戰國 Zhànguó, 475 - 221 v. Chr.) im Alten China; Heimatstaat des Konfuzius ( 孔子 Kǒngzǐ) (Gesch)
stupide, grossier, ru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