籠字的意思和解釋

lóng lǒng

⺮部 共22畫 上下結構 U+F944 CJK CJK-CI

⺮ 部

22 畫

17 畫

上下結構

3143144143125111515111

lóng,lǒng

U+F944

EFA584

TUED

籠字概述

〔籠〕字拚音是(lóng,lǒng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22畫

〔籠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

〔籠〕字五筆是TUED

〔籠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F94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),十進製:63812,UTF8:EFA584

籠的意思

lóng ㄌㄨㄥˊ

基本解釋

盛土器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籠,舉土器也。”

古代裝箭用的竹器。《周禮•夏官•司弓矢》:“田弋,充籠箙矢,共矰矢。”

鳥籠;➊泛指畜養牲畜及昆蟲的編竹器。如:雞籠;兔籠;蟈蟈籠。《集韻•東韻》:“籠,所以畜鳥。”➋古代囚禁犯人的地方。《晉書•苻堅載記下》:“吾既籠中之人,必無還理。”

竹製的盛物器或罩物器。如:燈籠;蒸籠。《世説新語•任誕》:“俄見一人,持半小籠生魚,徑來造船。”

一種有孔的薄片。《史記•田單列傳》:“而田單走安平,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。”

竹的一種。又名慈竹、羅浮竹。宋宋祁《益部方物略記》:“慈竹……別有數種,節間容八九寸者曰籠竹。”

lǒng ㄌㄨㄥˇ

基本解釋

統;包羅。《字彙•竹部》:“籠,包舉也。”

籠罩。唐杜牧《泊秦淮》:“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”

藏,把手放在袖筒裏。《西遊記》第三十四回:“好猴王,把他那幌金繩搜出來,籠在袖裏。”

生火。明徐元《八義記•周堅沽酒》:“小廝籠下火,盪下酒。”

竹箱。《廣韻•董韻》:“籠,竹器。”

籠的國語辭典解釋

lóng ㄌㄨㄥˊ

詳細解釋

1.用來盛裝或覆蓋東西的竹編器具。

茶籠、蒸籠、燈籠。

2.關住鳥獸或拘禁人犯的器物。

鳥籠、兔籠、牢籠、囚籠、鴿子籠。

1.包羅、囊括。

《史記 · 卷三〇 · 平準書》:“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,貴即賣之,賤則買之。”

2.遮住、覆蓋。

唐 · 杜牧《泊秦淮》詩:“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”

籠罩。

3.以權術駕馭人。

《列子 · 黃帝》:“聖人以智籠群愚,亦猶狙公之以智籠眾狙也。”

lǒng ㄌㄨㄥˇ

詳細解釋

舊稱淺底的竹器為“”,深而有蓋的為“”。

藥籠。

(一)之又音。

籠的兩岸詞典解釋

lóng ㄌㄨㄥˊ

詳細解釋

1.籠子,蓄養鳥獸昆蟲等的器具。

鳥籠、兔籠、蟈蟈籠。

2.古時囚禁犯人的刑具。

囚籠、牢籠。

3.籠屜。

蒸籠、小籠包子。

4.點燃。

籠火。

5.台⃝姓。

lóng ㄌㄨㄥˊ

詳細解釋

1.籠罩。

煙籠霧罩。

2.較大的箱子。

箱籠。

籠字的翻譯

cage; cage-like basket

Dampfkorb, Topfaufsatz zum Dämpfen (S, Ess)​, Käfig (S)​, Konsumverein (S)​, Korb, Behälter aus Bambus (S)​, die Hände in den Ärmeln stecken (V)

envelopper, caisse, cage, pani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