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字概述
〔雷〕字拚音是(léi),部首是⾬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雷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雷〕字五筆是FLF。
〔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F94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),十進製:63817,UTF8:EFA589。
雷的意思
雷 léi ㄌㄟˊ
基本解釋
①由於下雨時帶異性電的兩塊雲相接,空中閃電發出的強大的聲音。~電。~鳴。~動。~雨。~霆。~厲風行。
②軍事用的爆炸武器。地~。魚~。布~。掃~。~管。
③〔~池〕古水名,在今中國安徽省望江縣。現用於成語“不敢越~~一步”,喻不敢越出一定的範圍。
④姓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象形。甲骨文,中間象閃電,圓圈和小點表示雷聲。整個字形象雷聲和閃電相伴而作。小篆變成了會意字,從雨,下象雷聲相連之形,表示打雷下雨。本義:雲層放電時發出的巨響。
2.同本義。
靁,陰陽薄動,靁雨生物者也。 《說文》陰陽合為雷。 《春秋 · 玄命苞》雷者,陰中之陽也。 《白虎通》仲春,雷乃發聲,仲秋,雷始收聲。 《禮記 · 月令》雷以動之,風以散之,雨以潤之。 《易 · 說卦》陰陽相薄為雷。 《淮南子 · 墜形》天下應之如雷霆。 《荀子 · 儒效》如雷如霆,徐方震驚。 《詩 · 大雅 · 常武》峭壁呀呀虎擘口,惡灘洶洶雷出吼。 楊萬裏《檄風伯》
雷火(因雷擊所起的火);雷光(閃電的光茫);雷吼(形容響聲大如雷鳴);雷氣(雄壯的氣概);雷奮(如雷霆的振動);雷幹(氣候天氣苦熱);雷謗(比喻猛烈毀謗);雷馳(形容快如雷電閃擊);雷騰雲奔(如雷電風雲般的奔騰)
thunder;
3.劇響,巨大聲響 。
雷霆乍起 唐 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roll of thunder;
4.軍事上用的爆炸武器 。
地雷、水雷、魚雷
mine;
5.通“罍”。古酒器名。
君於是造立禮器…雷、洗、觴、觚。 《隸釋 · 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》
wine vessel;
6.姓。
動詞
1.打雷。
故雷則掩耳。 《呂氏春秋 · 貴生》無冬雷,地冬霆。 《管子 · 七臣七主》
produce thunder;
2.通“擂”,敲擊。
雷鼓大震。 《資治通鑒》
knock;
雷的國語辭典解釋
雷 léi ㄌㄟˊ
詳細解釋
名
1.大氣放電時,激蕩空氣所發出的巨響。
春雷、打雷。
2.武器名。一種爆炸性的火器。
水雷、地雷、魚雷、掃雷。
3.姓。如漢代有雷義。
副
1.比喻聲音很大。
《楚辭 · 屈原 · 卜居》:“黃鍾毀棄,瓦釜雷鳴。”
2.比喻迅捷。
唐 · 柳宗元《晉問》:“千裏雷馳,重馬輕車。”
雷的兩岸詞典解釋
雷 léi ㄌㄟˊ
詳細解釋
1.帶異性電荷的兩塊雲團接近時或雲團與地麵因放電而發出的巨響。
2.指軍事上用的某些爆炸性武器。
水雷、魚雷、排雷。
3.大聲。
瓦釜雷鳴。
4.台⃝《口》起源於日本禦宅族次文化的詞匯,指劇情泄漏。
這篇電影評論有雷。
5.《口》指事物因具有與眾不同、出人意料的特性而令人驚嚇或震撼。
那本小說劇情太雷人了。
6.姓。
雷字的翻譯
thunder
Lei (Eig, Fam), Donner
tonnerre, écho, terrifiant, terrible, (nom de famill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