廓字的意思和解釋
廓
⼴部 共13畫 半包圍結構 U+FA0B CJK CJK-CI
廓字概述
〔廓〕字拚音是(kuò),部首是⼴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廓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廓〕字五筆是OYKB。
〔廓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FA0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),十進製:64011,UTF8:EFA88B。
廓的意思
廓 kuò ㄎㄨㄛˋ
基本解釋
①空闊,廣闊。~然。寥~。
②擴大。~張。
③空寂:孤獨:“悲憂窮戚兮獨處~”。
④物體的周圍、外緣。輪~。耳~。
⑤古同“郭”,外城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廣( yǎn ),郭聲。“广”甲骨文、金文象屋牆屋頂形,這裏表示與建築物有關。本義:通“郭”。外城。
2.同本義。
匈奴無城廓之守。 《鹽鐵論 · 論功》
城廓(內外城的城牆,指城池)
outer wall;
3.物體的外緣。
白描,以細筆鉤勒形廓者也。 蔡元培《圖畫》
輪廓;耳廓。
outline;
形容詞
1.大,廣大;空闊。
窈而深,廓其有容。 韓愈《送李願歸盤穀序》
廓如(寬宏;寬闊);廓大(寬闊);廓落(寬大的樣子;空寂的樣子);廓廓(空曠、開闊的樣子)
wide; extensive;
2.豁達,開朗通達 。
廓達(豁達,開朗通達)
sanguine and reasonable;
3.空寂;孤獨。
廓然獨居。 班固《漢書》
廓處(獨自居處)
lonely;
動詞
1.開拓,擴大。
狹隘褊小,則廓之以廣大。 《荀子》爾乃廓開九幣。 張衡《西京賦》
廓土(開拓疆域);廓開(擴張,開展);廓恢(擴大,發展);廓充(擴充);廓大鏡(放大鏡);廓大(擴大)
expand;
2.清除。
廓妖氣於遠服。 《北史 · 隋紀上 · 文帝》
廓清(清理;肅清);廓平(廓清平定);廓定(廓清平定)
clean;
廓的國語辭典解釋
廓 kuò ㄎㄨㄛˋ
詳細解釋
形
1.廣闊、寬大。
《史記 · 卷六十四 · 司馬穰苴傳 · 太史公曰》:“餘讀司馬兵法,閎廓深遠。”《三國誌 · 卷五十四 · 吳書 · 周瑜傳》:“性度恢廓,大率為得人,惟與程普不睦。”
寬廓、宏廓。
2.空虛。
《淮南子 · 精神》:“處大廓之宇,遊無極之野。”漢 · 高誘 · 注:“廓,虛也。”
名
◎物體的外緣周圍。
輪廓、耳廓。
動
1.開拓、擴張。
《荀子 · 修身》:“狹隘褊小,則廓之以廣大。”
開廓、廓大。
2.掃蕩、清除。
唐 · 許敬宗《奉和執契靜三邊應詔》詩:“日羽廓遊氣,天陣清華野。”
廓清陋習。
廓的兩岸詞典解釋
廓字的翻譯
broad, wide, open, empty; expand
schwer, wichtig
vas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