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字概述
〔祝〕字拚音是(zhù),部首是⺭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祝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祝〕字五筆是PYKQ。
〔祝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FA5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),十進製:64081,UTF8:EFA991。
祝的意思
祝 zhù ㄓㄨˋ
基本解釋
①表示對人對事的美好願望。~福。~壽。~捷。~辭。馨香禱~。
②古代指男巫。
③在神廟裏管香火的人。~融。廟~。
④斷。~發( fà )(斷發,後指僧尼削發出家)。
⑤姓。
⑥古同“注”,敷塗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個人跪在神前拜神、開口祈禱。從示,從兒口。“儿”是古文“人”字。本義:男巫,祭祀時主持祝告的人,即廟祝。
2.同本義。
祝,祭主讚詞者。 《說文》兌為口為巫。 《易》。按,祝所以悅神也。祝將命也。 《禮記 · 郊特牲》祝,以孝告。嘏以慈告。 《禮記 · 禮運》有大祝、小祝、喪祝、甸祝、詛祝。 《周禮 · 夏官》注逸祝冊。 《書 · 洛誥》與巫祝共分其餘錢持歸。 褚少孫《西門豹治鄴》工祝招君,背行先些。 《楚辭 · 招魂》。注:“男巫曰祝”
祝人(古代掌祭祀的 );巫祝(巫婆師公);祝伯(掌宗廟祭祀之官);祝宗(古代主持祭祀祈禱者);祝官(古代掌管祭祀祝禱等事宜之官);祝嘏(祭祀時致祝禱之辭和傳達神言的執事人)
wizard;
3.祭神的祈禱詞。
皇帝、皇後詣天神、地祗位,致奠;闔門讀使讀祝訖,複位坐。 《遼史》
祝讚(祝辭,禱告鬼神之文);祝文(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辭);祝規(祝詞中勸勉的話)
prayers;
4.祝賀。
犀首跪行,為儀千秋之祝。 《戰國策》
congratulation;
動詞
1.禱告,向鬼神求福。
為儀千秋之祝。 《戰國策 · 齊策二》屍祝齊戒。 《淮南子 · 說山》祭祀必祝。 《戰國策 · 趙策》望空代祝。 《聊齋誌異 · 促織》
祝罷(祝禱完畢);祝獻師(祈禱祭祀鬼神的巫師);祝白(禱告);祝告(禱告於神靈);祝庇(祝告神靈);祝祓(求告神錄降福除災);祝神(祝禱於神靈)
pray;
2.向人祝頌。
王為群臣祝。 《呂氏春秋 · 樂成》純老生日,大家公祝。 《孽海花》
祝冥壽(為死者祝壽);祝全隊成功;祝他晚安;祝典(慶祝的典禮);祝望(祝願和盼望);祝報(為人祝福,以報恩德);祝意(祝賀的心意);祝慶(慶祝,慶賀)
express good wishes; wish;
3.斷;斷絕。
南國之人,祝發而裸。 《列子》子路死,子曰:“噫,天祝予!” 《公羊傳 · 哀公十四年》
祝發(剃去頭發為僧尼)
cut off;
4.另見 zhòu。
祝的越南字釋義
祝
◎同“𨫈”。
祝的國語辭典解釋
祝 zhù ㄓㄨˋ
詳細解釋
名
1.祭祀時主持祭禮的人。
《禮記 · 曾子問》:“祫祭於祖,則祝迎四廟之主。”
2.寺廟主持人。
廟祝。
3.祭祀所念的禱告詞。
《漢書 · 卷六三 · 武五子傳 · 戾太子劉據傳》:“為立禖,使東方朔、枚皋作禖祝。”《遼史 · 卷四九 · 禮誌一》:“合門使讀祝訖,複位坐。”
4.姓。如春秋時魏國有祝侘。
動
1.祈禱、祈求。
祝福、祝平安快樂。
2.慶賀、頌賀。
慶祝、祝賀。
祝的兩岸詞典解釋
祝字的翻譯
pray for happiness or blessings
wünschen, gratulieren (V), Zhu (Eig, Fam)
souhai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