頻字的意思和解釋

bīn

⾴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FA6A CJK CJK-CI

⾴ 部

16 畫

7 畫

左右結構

2121233132511134

bīn

U+FA6A

EFA9AA

HHDM

頻字概述

〔頻〕字拚音是(bīn),部首是⾴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頻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

〔頻〕字五筆是HHDM

〔頻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FA6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),十進製:64106,UTF8:EFA9AA

頻的意思

pín ㄆㄧㄣˊ

基本解釋

屢次,連次。~繁。~仍。~數( shù )(次數多而接連)。~率( lǜ )。~譜。捷報~傳。

危急:“國步斯~”。

並列:“百嘉備舍,群神~行”。

古同“”。

詳細解釋

1.會意。從步,從頁。頁( xié ):人頭。《說文》認爲步是“”的省略。人將要渡河,見水深,皺眉而止。本義:皺眉。

2.同本義。

顣曰。 《孟子》

頻蹙(皺眉蹙額,憂愁不樂的樣子)

knit the brows;

3.接近;臨近。

百姓流亡,於塗炭。 晉 · 潘嶽文

near;

4.並列 。

頻行(並行)

stand side by side;

形容詞

1.重複,連續。

,連也。 《字彙》年服役。 《後漢書 · 楊終傳》

頻日(連續多日);頻世(連續兩代);頻歲(連年)

continued;

2.危急;緊急。

於科有哀,國步斯 《詩 · 大雅 · 桑柔》

urgent;

名詞

1.在一定時間(常指1秒種)或範圍內事物重複出現的次數 。

音頻;頻帶

frequency;

2.假借爲“”。水邊。

waterfront; waterside;

3.姓。

副詞

屢次;頻繁。

是時,地數震裂,衆災降。 《後漢書 · 李雲傳》近於京師,得足下所爲文,讀之甚善。 歐陽修《與石推官第一書》

頻薦齒頰(總掛在嘴邊);頻送(接連傳送)

frequently; repeatedly; again and again;

bīn ㄅㄧㄣ

基本解釋

古同“”,水邊地。

頻的國語辭典解釋

pín ㄆㄧㄣˊ

詳細解釋

屢次的、接連的。

《後漢書 · 卷五七 · 李雲傳》:“是時地數震裂,眾災頻降。”唐 · 杜甫《蜀相》詩:“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。”

捷報頻傳。

急迫。

《詩經 · 大雅 · 桑柔》:“於乎有哀,國步斯頻。”

1.頻率的簡稱。

高頻、超高頻。

2.姓。如漢代有頻暢。

頻的兩岸詞典解釋

pín ㄆㄧㄣˊ

詳細解釋

1.次數多;連續多次。

頻繁、頻傳、頻點頭、頻頻招手。

2.指頻率。

調(ㄊ丨ㄠˊ tiáo)頻、音頻、頻段、字頻。

3.姓。

頻字的翻譯

frequently, again and again

Frequenz (S)​, häufig, immer wieder, wiederholt (S)

fréquemment, maintes fois, fréque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