瘝字的意思和解釋
瘝
⽧部 共15畫 半包圍結構 U+FAA4 CJK CJK-CI
瘝字概述
〔瘝〕字拚音是(guān),部首是⽧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瘝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。
〔瘝〕字五筆是ULII。
〔瘝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FAA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),十進製:64164,UTF8:EFAAA4。
瘝的意思
瘝 guān ㄍㄨㄢ
基本解釋
①病;痛苦。痌~在抱(喻關懷人民的疾苦)。
②曠廢:“非人其吉,惟貨其吉,若時~厥官。”
詳細解釋
名詞
1.病痛;疾苦。
王曰:嗚呼!小子封,恫瘝乃身,敬哉! 《書 · 康誥》
瘝恫(病痛;疾苦)
illness; sufferings;
2.疾苦。
民瘝不上聞,至此乎!如父老問所苦。 《農政全書》
sufferings;
動詞
◎曠廢 。
瘝官(曠廢官職);瘝敗(瘝職敗事);瘝曠(耽誤荒廢;曠廢官職的人);瘝素(屍位素餐。指不盡職,無功食祿) 【漢典】。
neglect; be out of practice;
瘝的國語辭典解釋
瘝 guān ㄍㄨㄢ
詳細解釋
動
1.患病。
《書經 · 康誥》:“嗚呼!小子封,恫瘝乃身。敬哉!”
2.曠廢。
《書經 · 冏命》:“非人其吉,惟貨其吉,若時瘝厥官。”
名
◎疾苦。
明 · 徐光啟《農政全書 · 卷三 · 農本 · 國朝重農考》:“民瘝不上聞,至此乎!召父老問所苦,賜以尚食。”
瘝的兩岸詞典解釋
瘝字的翻譯
illness; pain; neglect; useless
arbeitsunfähig, unfähig gemacht
incapable, ineffica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