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字的意思和解釋
乳
⺃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4E73 CJK 基本漢字
乳字概述
〔乳〕字拚音是(rǔ),部首是⺃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乳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孚乚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乳〕字倉頡碼是BDU,五筆是EBNN,四角碼是2241.0。
〔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E7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083,UTF8:E4B9B3。
〔乳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乳的意思
乳 rǔ ㄖㄨˇ
基本解釋
①分泌奶的器官。~房(亦稱“乳”、“奶子”)。~峰。~罩。
②乳房中分泌出來的白色甜汁。~汁(亦稱“奶”)。哺~。~母(奶媽)。~臭( xiù )未幹(對年幼人表示輕蔑)。
③像乳汁的東西。豆~。~膠。~腐(亦稱“腐乳”)。
④像乳頭的東西。鍾~(鍾上可敲打的突出物)。鍾~石。
⑤生,生殖。孳~。
⑥初生的、幼小的。~燕。~牙。~名(小名)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(會意。從孚)。甲骨文中象手抱嬰兒哺乳形。“孚”是以爪抱子哺乳。本義:生子,生產。
2.同本義。
人及鳥生子曰乳,獸曰產。 《說文》乳化曰孽。 《書 · 堯典》傳胎生曰乳。 《屍子》菑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。 《史記 · 扁倉傳》主人方乳。 《呂氏春秋 · 音初》使牧羝,羝乳乃得歸。 《漢書 · 李廣蘇建傳》
乳子(產子;分娩);乳舍(產房);乳婦(產婦);乳卵(產(下)蛋);乳抱(繁殖)
give birth to;
3.喂奶。
嫗,先大母婢也,乳二世。 明 · 歸有光《項脊軒誌》婦撫兒乳。 林嗣環《口技》
乳狗(育子的母狗);乳育(哺育);乳哺(哺育;養育);乳養(哺育);乳雛(哺育幼雛);乳獸(育子的猛獸);哺乳。
suckle;
4.孵化。
立春,雞始乳。 《魏書》
hatch;
5.研磨 。
乳缽(研製粉末的小臼)
grind;
6.飲。
乳血飧膚。 鮑照《蕪城賦》
drink;
名詞
1.乳汁。
常飲牛乳,色如處子。 《魏書 · 王琚傳》
乳花(奶花。指年幼無知);乳白;乳茶;乳酒;乳畜;乳食;乳汁;乳牛;煉乳;乳臭小子(對年輕人的鄙稱);乳腥氣;乳臭。
milk;
2.乳房。
兒含乳啼。 《虞初新誌 · 秋生詩自序》袒胸露乳。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乳峰;乳下(乳部之下)
breast;
3.鍾乳石 。
乳窟(石鍾乳叢生的洞穴);乳水(鍾乳洞所流的泉水);乳穴(鍾乳石洞);乳泉(鍾乳石上的滴水);乳柱(鍾乳石柱);乳石(石鍾乳)
stalactite;
4.草鞋上穿帶子的耳鼻兒。
百忙裏鞋兒斷了乳,好著我難行。 元 · 孟漢卿《魔合羅》
nose;
形容詞
1.年幼。
乳燕逐草蟲。 鮑照《詠采桑》少年如乳虎。 清 · 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 · 文集》
乳女;乳哺兒(嬰兒);乳駒(幼馬);乳鴉(幼鴉);乳稚(幼兒);乳獸(幼獸);乳茄(嫩茄)
newborn; suckling;
2.小 。
乳孔;乳娣(小女孩);乳犢(小牛);乳魚(小魚)
small;
乳的國語辭典解釋
乳 rǔ ㄖㄨˇ
詳細解釋
動
1.生產、繁殖。
《史記 · 卷一〇五 · 扁鵲倉公傳》:“菑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,來召臣意。”《漢書 · 卷五四 · 蘇建傳》:“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,使牧羝,羝乳乃得歸。”
孳乳。
2.孵卵、孵化。
《禮記 · 月令》:“雉雊雞乳。”《魏書 · 卷一〇七 · 律曆誌上》:“立春, 雞始乳。”
3.哺育、喂奶。
《左傳 · 宣公四年》:“䢵夫人使棄諸夢中,虎乳之。”《新唐書 · 卷一九四 · 元德秀傳》:“德秀自乳之。”
4.飲、喝。
《文選 · 鮑照 · 蕪城賦》:“伏虣藏虎,乳血飧膚。”
名
1.乳房的簡稱。
《史記 · 卷一〇五 · 扁鵲倉公傳》:“意告之後百餘日,果為疽發乳上,入缺盆,死。”
2.奶汁。
母乳、牛乳、鮮乳。
3.像乳房的物體。
明 · 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 · 卷三下 · 粵西遊日記二》:“岐中倒垂一乳,長數丈,其端空懸,水由端涓涓下。”
4.類似乳汁的液體。
豆乳、蜂王乳。
形
◎初生的。
乳燕、乳豬、乳鴿。
乳的兩岸詞典解釋
乳 rǔ ㄖㄨˇ
詳細解釋
1.奶汁。
母乳、羊乳、優酪乳。
2.指乳房。
乳罩、隆乳。
3.類似乳汁的液體。
豆乳、蜂王乳。
4.出生沒多久的;幼小的。
乳豬、乳鴿。
5.滋生;繁殖。
孳乳。
6.《書》喂奶。
懷子而不乳。
7.台⃝姓。
乳字的翻譯
breast, nipples; milk, suckle
Milch
lait, mamelles
ニュウ ジュ ニュ ちち 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