牂字的意思和解釋
牂
⽙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7242 CJK 基本漢字
牂字概述
〔牂〕字拚音是(zāng),部首是⽙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牂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爿羊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牂〕字倉頡碼是VMTQ,五筆是NHDG06 UUH98 NHDD86 ,四角碼是2825.1。
〔牂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24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9250,UTF8:E78982。
〔牂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牂的意思
牂 zāng ㄗㄤ
基本解釋
①母羊。
②古水名,在今中國貴州省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母羊。
牂,牝羊也。從羊,爿聲。 《說文》牂羊墳首。 《詩 · 小雅 · 苕之華》
牂羊(母羊);牂羝不辨(分不清母羊和公羊。形容愚昧無知)
ewe;
形容詞
1.茂盛。
東門之楊,其葉牂牂。 《詩 · 陳風 · 東門之楊》
luxuriant; flourishing;
2.強壯。
敦牂歲:歲陰在午,星居酉。 《史記》
strong; sturdy;
牂的國語辭典解釋
牂 zāng ㄗㄤ
詳細解釋
名
◎母羊。
清 · 王念孫《廣雅疏證 · 卷一〇下 · 釋獸》:“吳羊牡一歲曰牡䍮,三歲曰羝;其牝一歲曰牸䍮,三歲曰牂。”《詩經 · 小雅 · 苕之華》:“牂羊墳首,三星在罶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牂羊,牝羊也。”
牂的兩岸詞典解釋
牂字的翻譯
female sheep, ewe
Ortsname (S)
brebis, (nom de lieu)
ショウ ゾ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