祀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⺭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7940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⺭ 部

7 畫

3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524515

zi6

3721.7

U+7940

E7A580

IFRU

PYNN

祀字概述

〔祀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⺭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祀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示巳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祀〕字倉頡碼是IFRU,五筆是PYNN,四角碼是3721.7

〔祀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94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040,UTF8:E7A580

〔祀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祀的意思

sì ㄙˋ

基本解釋

祭。祭~。~天。~祖。

中國殷代指年。十有三~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示,巳聲。“”常與祭祀有關。本義:祭祀天神。

2.同本義。

,祭無已也。 《說文》祀,國之大事也。左傳·文公二年》 《周禮 · 在宗伯》。鄭注:“五色之帝。”以雷鼓鼓神 《周禮》。賈公彥疏:“天神稱祀,地祗稱祭,宗廟稱享。”

worship Heaven;

3.一說指祭祀地神。

祠,祭也,天祭也。,地祭也。 唐 · 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

4.祭祀。

國之大事,在與戎。 《左傳 · 成公十三年》必祝之。 《戰國策》瑞撫吳甫半歲,小民聞當去,號泣載道,家繪像之。 《明史 · 海瑞傳》

祀灶(祭灶神。在臘月二十三日,為古代五祀之一);祀南北郊(天子即位後在城南郊外祭天,在城北郊外祭地);祀土(祭祀土地神);祀天(祭祀天神);祀孔(指祭祀孔子的典禮);祀田(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);祀社(祭祀土神);祀奉(祭祀供奉);祀典(記載祭祀儀禮的典籍);祀物(祭祀所用的供物);祀命(祭祀的命令);祀享(祭祀供獻);祀孤(祭祀孤魂);祀姑(古代旗幟名)

worship; offer sacrifice to the gods or spirts of the dead;

名詞

1.祭神的地方。

過墓則式,過則下。 《禮記》

祀堂(祭殿);祀舍(祭祀的房屋,廟宇);祀場(古代祭祀地神的處所);祀壇(古代祭祀時用土築的平台)

site for sacrifice;

2.世,代。

固有文不傳於後,聲遂絕於天下者矣。 唐 · 柳宗元《與友人論為文書》

generation;

3.中國商代對年的一種稱呼。

惟十有三 《書 · 洪範》

year;

4.向神或神明供奉動物或植物食物、酒類、香燭或珍貴物品作為祭祀的行為或舉動。

,國之大事也 《左傳》

sacrifice;

祀的國語辭典解釋

sì ㄙˋ

詳細解釋

祭祀。

《爾雅 · 釋詁下》:“祀,祭也。”《周禮 · 春官 · 典瑞》:“四圭有邸,以祀天旅上帝。”

年。

《書經 · 洪範》:“惟十有三祀,王訪於箕子。”南朝梁 · 蕭統《文選序》:“自姬漢以來,眇焉悠邈,時更七代,數逾千祀。”

祀的兩岸詞典解釋

sì ㄙˋ

詳細解釋

1.擺上供品,對祖先或神佛行禮,表示崇敬並祈求賜福免災。

祀天、祀灶、祭祀、奉祀。

2.姓。

祀字的翻譯

to sacrifice, worship

ein Opfer erbringen

シ ジ まつり まつる と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