禖字的意思和解釋

méi

⺭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7996 CJK 基本漢字

⺭ 部

13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4524122111234

méi

mui4

3429.4

U+7996

E7A696

IFTMD

PYAS06 PYFS98 PYAS86

禖字概述

〔禖〕字拚音是(méi),部首是⺭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禖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示某)組成。

〔禖〕字倉頡碼是IFTMD,五筆是PYAS06 PYFS98 PYAS86 ,四角碼是3429.4

〔禖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99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126,UTF8:E7A696

禖的意思

méi ㄇㄟˊ

基本解釋

求子的祭祀。

求子所祭的神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祭名。古人求子之祭。

,祭也。從示,某聲。祈子之祭也。 《說文》元烏至之日,以太牢祠於高 《禮記 · 月令》為立 《漢書 · 戾太子傳》。注:“禖求子之神也。”嚳狄禱, 契形於胞。 柳宗元《天對》

禖祝(祀求子之神的祝辭);禖壇(古代為祭禖神所設之壇);禖祠(禖神之祠廟)

sacrifice held to supplicate for a son;

禖的國語辭典解釋

méi ㄇㄟˊ

詳細解釋

1.古代求子的祭祀。

《玉篇 · 示部》:“禖,求子祭。”

2.求子所祭之神。

《漢書 · 卷六三 · 武五子傳 · 戾太子劉據傳》:“初,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,甚喜,為立禖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天對》:“嚳、狄禱禖,契形於胞。”

禖的兩岸詞典解釋

méi ㄇㄟˊ

詳細解釋

古代求子的祭禮。

禖字的翻譯

sacrifice

バイ 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