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 _ 漢語字典

【拚音】 hán

【筆畫】 12

【部首】

【五筆】 fjfh

【注解】


(韓)
hán
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南省中部、山西省東南部。
指“韓國”(位於亞洲朝鮮半島南部)。
姓。

筆畫數:12;
部首:韋;
筆順編號:122511121152

(橫:1 ,豎:2 ,撇:3 ,捺:4 ,折:5)提為橫,點為捺,豎勾為豎,橫折為折,豎提為豎。

【詳解】



hán
【名】
(形聲。從韋,倝(gàn)聲。從“韋”,取圍繞,周匝之義。本義:井垣)
井上的木欄〖fence〗
韓,井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古國名〖Hanstate〗
中國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,在今山西省韓城縣
戰國七雄之一。後為秦所滅。今山西省東部和河南省西北部
姓。如:韓彭(韓信、彭越。都是秦末漢初人,劉邦手下主要將領);韓嶽(南宋名將韓世忠和嶽飛的並稱)
1897—1910年朝鮮的國名〖oldnameforKorea〗,1910年被日本吞並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朝鮮南半部稱“大韓民國”,簡稱“韓國”

韓非
HánFēi
〖HanFei〗(約前280—前233)戰國末年的哲學家和政治家。出身於韓國貴族,師於荀況,著有《孤憤》、《五蠹》、《說難》等,深受秦王政的重視,並出使秦國,後被李斯等陷害。死於獄中。他吸取當時道、儒、墨各家思想中的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,發展了前期法家思想,集法家學說的大成
韓非子
HánFēizǐ
〖HanFeizi〗同“韓非”
韓愈
HánYù
〖HanYu〗(768—824)唐代文學家,河陽(今河南孟縣)人。貞元年間進士,曾任監察禦史,國子博士、刑部侍郎等職。在文學上反對駢偶文風,提倡散體。繼承先秦、兩漢古文的優良傳統,並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創新,是古文運動倡導者之一。在思想上維護儒家的傳統思想,調強堯舜至孔孟的一脈相傳的道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