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字的意思和解釋
曲
⼁部 共6畫 獨體字 U+66F2 CJK 基本漢字
曲字概述
〔曲〕字拚音是(qū,qǔ),部首是⼁部,總筆數是6畫。
〔曲〕字結構是獨體字,造字法是象形字。
〔曲〕字倉頡碼是TW,五筆是MAD,四角碼是5560.0。
〔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6F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6354,UTF8:E69BB2。
〔曲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曲的意思
曲 qū ㄑㄩ
基本解釋
①彎轉,與“直”相對。彎~。~折( zhé )。~筆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、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;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)。~肱而枕。~盡其妙。
②不公正,不合理。~說。~解( jiě )。委~求全。
③彎曲的地方。河~。
④偏僻的地方。鄉~。
⑤釀酒或製醬時引起發酵的東西。酒~。~黴。
⑥姓。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彎曲,不直。
曲,象器曲受物之形。 《說文》曲,折也。 《廣雅 · 釋詁一》木曰曲直。 《書 · 洪範》曲,不直也。 《玉篇》木直中繩,輮以為輪,其曲中規。 《荀子》曲挺縱橫。 《徐霞客遊記 · 遊黃山記》以曲為美。 清 · 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之疏之曲。
曲錄(彎彎曲曲);曲律(曲呂。彎曲的樣子);曲彎彎(像弓一樣彎);曲蟮(蚯蚓);曲蓋(古時儀杖用的曲柄華蓋);曲兵(形體彎曲的兵器)
bent; croo-ked;
2.迂曲;婉轉 。
曲諭(婉轉動人的教誨);曲止(婉轉阻止);曲言(婉言);曲譬(婉轉譬喻);曲子(指腸子);曲邃(曲折深邃);曲狹(迂曲狹窄);曲複(迂回曲折)
tortuous; mild and indirect; tactful;
3.周遍;多方麵;詳盡 。
曲止(委曲詳盡);曲至(周到);曲防(遍設堤坊)
all; detailed;
4.表敬之詞 。
曲延臣算(請求通融,延長我的壽命);曲延(謙稱邀請你而使你受到委曲)
your;
5.邪僻,不正派 。
曲心矯肚(心地陰險,一肚子虛情假意);曲意(委曲己見以奉承他人);曲就(委曲成全);曲全(曲意保全)
evil; dishonest;
6.細,細小 。
曲惠(小惠);曲智(小智);曲勝(小勝);曲藝(醫卜之類的小技藝)
trifle; petty;
7.假借為“局”。狹隘,拘泥。
毋使人曲之。 《管子 · 侈靡》
narrow;
名詞
1.理屈;理虧。
其言曲而中。 《易 · 係辭下》曲在趙。 《史記 ·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曲在秦。以負秦曲。
曲撓(無罪而被枉屈);曲論(歪曲事實的議論;狡辯)
wrong; unjustifiable;
2.彎曲的地方,亦指幽深之處。
在汾一曲。 《詩 · 魏風 · 汾沮洳》汾之一曲。 明 · 顧炎武《複庵記》
河曲(河流彎曲的地方);曲阿(屋的曲角);曲房(內室,密室);曲屋(周旋曲屈的樓閣);曲隈(曲折隱蔽之處)
bend of a river, etc.;
3.偏僻的處所;鄉裏 。
曲士(鄉曲之士);曲落(村莊);曲道(鄉曲,鄉裏);曲辮子(鄉愚)
countryside;
4.小巷 。
曲頭(巷頭;街頭)
lane;
5.蠶箔,用葦或竹編製的養蠶的器具。
勃以織曲薄為生。 《史記 · 周勃世家》
曲簿(養蠶的器具)
a bamboo tray for raising silkworms;
動詞
◎使彎曲。
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 《論語 · 述而》弘曲躬而自卑。 《後漢書 · 鄭弘傳》
曲匝(身體屈曲輾轉);曲肱(彎著胳膊作枕頭。比喻清貧而閑適的生活)
bend;
名詞
1.酒母 。
紅曲;神曲;曲糊(粘漿狀態的酒曲);大曲(釀造白酒用的一種曲);酒曲(釀酒用的曲)
leaven; yeast;
2.泛指酒 。
曲蘖(酒);曲王(指酒神);曲生(酒的別名)
wine;
3.另見 qǔ。
曲 qǔ ㄑㄩˇ
基本解釋
①能唱的文詞,一種藝術形式。~藝。~話。
②歌的樂調。~調( diào )。~譜。異~同工。~高和( hè )寡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樂曲,歌曲。
莫辭更坐彈一曲,為君翻作琵琶行。 唐 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並序)》詩快彈數曲。曲罷憫然。曲終收撥。五更轉曲。 清 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聶耳作曲,田漢作詞;編曲
music of song;
2.一種韻文形式,盛行於元代,又稱元曲。
不複能終曲。 清 · 侯方域《壯悔堂文集》
qu, a type of verse in singing;
3.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,句法較詞更為靈活,多用口語,用韻也更接近口語。一支曲可以單唱,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,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。廣義的曲泛指秦、漢以來各種可以入樂的樂曲。
漢大曲、唐宋大曲、民間小曲等
量詞
1.用於歌曲、樂曲。
一曲清歌
2.另見 qū。
曲的國語辭典解釋
曲 qū ㄑㄩ
詳細解釋
名
1.拐彎的地方。
唐 · 李白《惜餘春賦》:“漢之曲兮江之潭。”
山曲、河曲。
2.事理不直。
《左傳 ·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若其不還,君退臣犯,曲在彼矣。”
是非曲直。
3.心中的隱情。
衷曲、心曲、互通款曲。
4.偏僻的小地方。
唐 · 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“住在勝業坊古寺曲,甫上車門宅是也。”
鄉曲。
5.局部、一部分。
《荀子 · 解蔽》:“凡人之患蔽於一曲。”
6.養蠶的器具。
《史記 · 卷五七 · 絳侯周勃世家》:“勃以織薄曲為生。”
7.姓。如漢代有曲證。
動
◎彎折。
《論語 · 述而》: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”
曲膝、曲突徙薪。
形
1.不直的。
《晏子春秋 · 內篇 · 雜上》:“曲刃鉤之,直兵推之。”
曲線、曲尺。
2.不正的、偏邪的。
《戰國策 · 趙策二》:“窮鄉多異,曲學多辯。”
歪曲、邪曲。
副
1.勉強的。
《鏡花緣 · 第四六回》:“甥女主意已定,務望舅舅曲從。”
委曲求全。
2.周全、盡心盡力。
《易經 · 係辭上》:“曲成萬物而不遺。”
曲盡孝道。
曲 qǔ ㄑㄩˇ
詳細解釋
名
1.樂歌。
唐 · 杜甫《贈花卿》詩:“此曲祗應天上有,人間能得幾回聞?”
歌曲、小曲、舞曲、曲高和寡。
2.文體名。中國古典韻文之一。元時最盛行,故稱為“元曲”。分散曲、劇曲二種。
3.量詞。計算歌曲、樂曲的單位。
五代十國南唐 · 李煜《一斛珠 · 晚妝初過》詞:“一曲清歌,暫引櫻桃破。”
高歌一曲。
曲的兩岸詞典解釋
曲 qū ㄑㄩ
詳細解釋
1.轉彎的地方;偏僻的地方。
山曲、河曲、鄉曲。
2.事理不直;不公正。
曲解、曲斷、是非曲直。
3.情感;心情。
衷曲、心曲、互通款曲。
4.彎折。
曲肱而枕之。
5.彎;不直的(與“直”相對)。
彎曲、曲折、曲線、曲尺。
6.不正的;歪邪的。
邪曲、歪曲。
7.勉強;違背心意。
曲從、曲順、曲意逢迎、委曲求全。
8.周全。
曲盡孝道。
9.姓。
曲 qǔ ㄑㄩˇ
詳細解釋
1.歌曲。
曲調、進行曲、曲高和寡。
2.歌譜;樂譜。
譜曲、作曲。
3.文體名。中國古典韻文,盛行於元朝。可分為散曲與戲曲。
漢賦、唐詩、宋詞、元曲。
4.量詞。用於計算歌曲或樂曲的數量。
高歌一曲。
曲字的翻譯
crooked, bent; wrong, false
gekrümmt, falsch (V), Beuge (S), Lied (S), Unrecht (S)
poésie chantée, musique, chant, courbe, tordu, virage, courbure
キョク コク ク まがる まげる くま つぶさに く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