曶字的意思和解釋

⽇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+66F6 CJK 基本漢字

⽇ 部

8 畫

4 畫

上下結構

35332511

fat1

2760.2

U+66F6

E69BB6

PHA

QRJF

曶字概述

〔曶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⽇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曶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勿日)組成。

〔曶〕字倉頡碼是PHA,五筆是QRJF,四角碼是2760.2

〔曶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6F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6358,UTF8:E69BB6

曶的意思

hū ㄏㄨ

基本解釋

疾速;瞬息。

量詞。極小的度量單位名。

古代朝見時大臣所執的手板,用以紀事,後作“”。

古代劍名。

同“”。

通“”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疾速 。

曶曶(迅速);曶霍(形容迅疾)

fast;

動詞

輕忽 用心於內,不求於外,子時人皆曶之。——《漢書》

neglect;

名詞

1.極小的量度單位名。

夫數出於杪,以成毫厘,毫厘積累,以成分寸。 《後漢書》

a measure unit;

2.曶鼎。西周中期青銅器。高二尺,圍四尺,深九寸,款足作牛首形。

a kind of vessel;

3.笏的古字 [ancient word of 笏]。

曶的國語辭典解釋

hū ㄏㄨ

詳細解釋

極微小的數。

《續漢書誌 · 第二 · 律曆誌中》:“夫數出於杪曶,以成毫犛,毫犛積累,以成分寸。”

疾速的、快速的。

《文選 · 揚雄 · 羽獵賦》:“昭光振燿,蚃曶如神。”《文選 · 傅毅 · 舞賦》:“蜲蛇姌嫋,雲轉飄曶。”

輕忽、忽略。

《漢書 · 卷八七 · 揚雄傳下 · 讚曰》:“用心於內,不求於外,於時人皆曶之。”

曶的兩岸詞典解釋

hū ㄏㄨ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表示動作行為疾速。

常恐天與地,變化曶已朽(元‧揭傒斯《春日雜言詩》七首之一)。

2.《書》極小的數。

夫數出於杪曶,以成毫犛,毫犛積累,以成分寸(《續漢書誌‧第二‧律曆誌中》)。

3.《書》輕忽。通“”。

用心於內,不求於外,於時人皆曶之(《漢書‧卷八十七‧揚雄傳下‧讚曰》)。

曶字的翻譯

used in personal names

コツ コ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