眡字的意思和解釋
眡
⽬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7721 CJK 基本漢字
眡字概述
〔眡〕字拚音是(shì),部首是⽬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眡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目氐)組成。
〔眡〕字倉頡碼是BUHVI,五筆是HQAY。
〔眡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72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0497,UTF8:E79CA1。
眡的意思
眡 shì ㄕˋ
基本解釋
①觀看,察視。《周禮·天官·太宰》:“及執事,眡滌濯。” 鄭玄 注:“眡音視,本又作視。”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歷世莫眡,不知其將含景耀,吐英精,曠千載而流夜光也。”
②看待;照顧。 宋 無名氏 《宣政雜錄·孝子》:“即以刀付邏卒,束手就執,既行猶回視諸人,曰:‘好眡吾母。’行人皆爲之泣下。”
③如;比。《周禮·天官·食醫》:“凡食齊眡春時,羹齊眡夏時,醬齊眡秋時,飲齊眡冬時。” 鄭玄 注:“眡音視。”
④治理,處理。參見“ 眡事 ”。
⑤通“ 示 ”。出示。 明 陳繼儒 《讀書鏡》卷三:“近世持玩好之物眡人者,貪忍之輩,一目而覬覦之心萌焉。”
眡字的翻譯
(Cant.) blurred sight
シ テイ タ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