禦字的意思和解釋

⽰部 共17畫 上下結構 U+79A6 CJK 基本漢字

⽰ 部

17 畫

11 畫

上下結構

33231121215211234

jyu6

2790.1

U+79A6

E7A6A6

HLMMF

TRHI06 TTGI98 TRHI86

禦字概述

〔禦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⽰部,總筆數是17畫

〔禦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禦示)組成。

〔禦〕字倉頡碼是HLMMF,五筆是TRHI06 TTGI98 TRHI86 ,四角碼是2790.1

〔禦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9A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142,UTF8:E7A6A6

禦的意思

yù ㄩˋ

基本解釋

祭祀。《説文•示部》:“禦,祀也。”

息止;禁止;阻止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禦,禁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禦,止也。”

抗拒;抵擋。《小爾雅•廣言》:“禦,抗也。”

匹敵;相當。《廣韻•語韻》:“禦,應也,當也。”

護衛。唐張鷟《倉部二條之一》:“冰霜凜冽,白璧不可以禦形;水旱災危,黃金不可以適口。”

強暴;暴虐。《詩•大雅•蕩》:“谘汝殷商,曾是彊禦,曾是掊克。”

禦的國語辭典解釋

yù ㄩˋ

詳細解釋

1.抵抗、抵擋。

《詩經 · 小雅 · 常棣》:“兄弟䦧於牆,外禦其務。”《國語 · 齊語》:“君有此士也三萬人,以方行於天下,以誅無道,以屏周室,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。”

防禦、禦寒。

2.阻止、禁止。

《周禮 · 秋官 · 司寤氏》:“禦晨行者,禁宵行者。”

1.強權、暴虐。

《孟子 · 萬章下》:“今之諸侯取之於民也,猶禦也。”《抱樸子 · 外篇 · 行品》:“然而膽勁心方,不畏強禦,義正所在,視死猶歸。”

2.侍衛、衛兵。

《隋書 · 卷二八 · 百官誌下》:“改領軍為左右屯衛,加置左右禦。”《新唐書 · 卷一六二 · 獨孤及傳》:“自可扼要害之地,俾置屯禦,悉休其餘。”

禦的兩岸詞典解釋

yù ㄩˋ

詳細解釋

抵擋;抵抗。

禦寒、抵禦。

禦字的翻譯

defend, resist, hold out against

erwehren, widerstehen

résister à, impérial

ギョ ゴ ふせ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