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字的意思和解釋
缺
⽸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7F3A CJK 基本漢字
缺字概述
〔缺〕字拚音是(kuǐ),部首是⽸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缺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缶夬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缺〕字倉頡碼是OUDK,五筆是RMNW06 TFBW98 RMNW86 ,四角碼是8573.0。
〔缺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3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570,UTF8:E7BCBA。
〔缺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缺的意思
缺 quē ㄑㄩㄝ
基本解釋
①不夠。~乏。~少。~憾。欠~。~漏。
②殘破。~點。~口。~陷。
③空額(指職位)~額。補~。
④該到而未到。~勤。~席。
詳細解釋
形容詞
◎(形聲。從缶( fǒu ),夬( guài )聲。缶,瓦器。“夬”也有表意作用。水缺為“决”,玉缺為“玦”,器缺為“缺”,都有破損之意。本義:器具破損) 同本義。引申為缺漏而不完整。
缺,器破也。 《說文》入休乎缺甃之崖。 《莊子 · 秋水》周室既微,載籍殘缺。 《漢書 · 藝文誌》既破我斧,又缺我斨。 《詩 · 豳風 · 破斧》
牆缺了一塊;缺落(破損剝落);缺齧(折角,破損);缺壞(破缺損壞);缺觸(殘缺剝蝕);缺唇(又叫“缺嘴”,上唇缺損。一名兔唇);缺圮(殘缺倒塌)
imperfect; imcomplete;
動詞
1.短少;缺乏。
缺王道之儀。 《漢書 · 司馬相如傳下》於此微缺然。 清 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缺鹽;缺油;缺員;缺這少那;缺人;缺月(月缺,不圓的月亮);缺勢(缺後角的一種坐墊);這本書缺兩頁。
lack; be short of;
2.該到未到 。
人都到齊了,一個不缺。
be absent;
名詞
1.舊指官職的空額,後亦泛指一般職務的空額 。
補缺;缺位(職位空缺);缺項(缺門)
vacancy;
2.空隙;缺口。
鋒口為缺。 清 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缺呀(缺口開張貌)
gap;
3.虧缺。
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 宋 · 蘇軾《水調歌頭》
缺月(不圓之月);缺蟾(缺月)
deficiency;
4.缺陷。引申為遺憾。
猶欲保殘守缺。 《文選 · 劉歆 · 移太常博士書》
缺事(工作上的缺失;感到缺憾的事);缺限(缺陷)
defect;
缺的國語辭典解釋
缺 quē ㄑㄩㄝ
詳細解釋
形
◎殘破的。
《淮南子 · 說林》:“為車者步行,陶者用缺盆。”唐 · 杜甫《秋日夔州詠懷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缺籬將棘拒,倒石賴藤纏。”
名
1.缺口、空隙。
宋 · 嶽飛《滿江紅 · 怒發衝冠》詞:“駕長車踏破,賀蘭山缺。”
2.過錯、不完美的地方。
《書經 · 君牙》:“啟祐我後人,鹹以正,罔缺。”
缺失、完美無缺。
3.職務的空額。
《儒林外史 · 第二二回》:“弟已受職縣令,今發來應天候缺。”
遺缺、肥缺、出缺、遇缺不補。
動
1.短少、不足。
南朝梁 · 劉勰《文心雕龍 · 練字》:“是以馬字缺畫,而石建懼死。”
缺人、缺貨。
2.衰微、衰弱。
《史記 · 卷一七 ·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 · 序》:“厲、幽之後,王室缺,侯伯彊國興焉,天子微,弗能正。”南朝梁 · 劉勰《文心雕龍 · 史傳》:“昔者夫子閔王道之缺,傷斯文之墜。”
3.應到而未到。
缺席、缺課、缺勤。
缺的兩岸詞典解釋
缺 quē ㄑㄩㄝ
詳細解釋
1.殘破;殘缺。
缺損、抱殘守缺。
2.缺少;應該有而沒有或不夠。
缺貨、缺衣少食、缺德。
3.不完善;不完美。
缺點、缺憾、缺陷。
4.該到位而沒有到位。
缺課、缺勤、缺考、缺陣。
5.指官職或一般職務的空缺。
補缺、出缺、肥缺、實缺。
缺字的翻譯
be short of, lack; gap, deficit
mangeln, fehlen (V), lückenhaft, schadhaft, mangelhaft
incomplet, insuffisance, manque, place vacante, manquer de, manquer, être absent
ケチ キ ケン ケツ かける